在线网上配资平台尽显“志在四方”的初心
毛主席的诗词,是革命热血与文学才情的交融,藏着少年意气、长征坚韧、抗战担当与建设豪情,每首皆如明灯。以下22首附解读与感悟,值得终生铭记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一、少年壮志:以诗明志,胸怀天下
1. 《七绝·改诗赠父亲》
孩儿立志出乡关,学不成名誓不还。
埋骨何须桑梓地,人生无处不青山。
解读:17岁离家求学时改写诗句,“学不成名誓不还”的决绝,打破乡土羁绊,尽显“志在四方”的初心,是青年投身时代洪流的宣言。
感悟:真正的成长,从“敢离开”开始——心有远方,哪里都是实现理想的“青山”。
2. 《七古·咏蛙》
独坐池塘如虎踞,绿荫树下养精神。
春来我不先开口,哪个虫儿敢作声?
解读:借蛙喻己,不写渺小写气魄,“如虎踞”的沉稳、“我不先开口”的自信,藏着少年对“引领时代”的期许,尽显英气。
感悟:格局从不由处境定义,哪怕身处“池塘”,也能活出“猛虎”的底气。
二、峥嵘岁月:革命征程,气贯山河
3. 《沁园春·长沙》(1925年)
独立寒秋,湘江北去,橘子洲头。看万山红遍,层林尽染;漫江碧透,百舸争流。鹰击长空,鱼翔浅底,万类霜天竞自由。怅寥廓,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?
携来百侣曾游,忆往昔峥嵘岁月稠。恰同学少年,风华正茂;书生意气,挥斥方遒。指点江山,激扬文字,粪土当年万户侯。曾记否,到中流击水,浪遏飞舟?
解读:大革命前夕,登橘子洲头见秋景壮阔,发“谁主沉浮”之问,忆同窗“指点江山”的豪情,是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担当。
感悟:青春的价值,在于敢“发问”、敢“行动”——“中流击水”的勇气,永远是突破困境的钥匙。
4. 《菩萨蛮·黄鹤楼》(1927年)
茫茫九派流中国,沉沉一线穿南北。烟雨莽苍苍,龟蛇锁大江。
黄鹤知何去?剩有游人处。把酒酹滔滔,心潮逐浪高!
解读:大革命失败前夕,登楼见“烟雨锁江”的压抑,却以“心潮逐浪高”藏不屈信念,哪怕前路迷茫,仍信革命终有曙光。
感悟:困境中,“心潮”比“烟雨”更重要——信念不垮,再暗的夜也能等来潮起。
5. 《十六字令三首》
(1934-1935年,长征途中)
(其一)山,快马加鞭未下鞍。惊回首,离天三尺三。
(其二)山,倒海翻江卷巨澜。奔腾急,万马战犹酣。
(其三)山,刺破青天锷未残。天欲堕,赖以拄其间。
解读:以“山”写长征艰险:“离天三尺三”的险峻、“万马战犹酣”的激烈、“拄其间”的坚韧,山是阻碍,更是红军的精神支柱。
感悟:人生的“山”从不是用来怕的——越险峻,越能磨出“未下鞍”的毅力。
6. 《忆秦娥·娄山关》(1935年)
西风烈,长空雁叫霜晨月。霜晨月,马蹄声碎,喇叭声咽。
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。从头越,苍山如海,残阳如血。
解读:遵义会议后攻克娄山关,“西风烈”的凄冷与“从头越”的豪迈对比,“真如铁”的雄关终被踏破,是革命转折的精神写照。
感悟:“从头越”不是口号,是跌倒后重新站起的决心——再难的“关”,也敌不过“迈步”的坚持。
7. 《七律·长征》(1935年10月)
红军不怕远征难,万水千山只等闲。五岭逶迤腾细浪,乌蒙磅礴走泥丸。
金沙水拍云崖暖,大渡桥横铁索寒。更喜岷山千里雪,三军过后尽开颜。
解读:概括长征历程,“只等闲”写尽乐观,“细浪”“泥丸”化险为夷,“暖”“寒”藏战役惊险,“尽开颜”显胜利喜悦。
感悟:真正的强大,是把“难”当“等闲”——心态豁达,万水千山也能踏平。
8. 《念奴娇·昆仑》(1935年10月)
横空出世,莽昆仑,阅尽人间春色。飞起玉龙三百万,搅得周天寒彻。夏日消溶,江河横溢,人或为鱼鳖。千秋功罪,谁人曾与评说?
而今我谓昆仑:不要这高,不要这多雪。安得倚天抽宝剑,把汝裁为三截?一截遗欧,一截赠美,一截还东国。太平世界,环球同此凉热。
解读:见昆仑山雄奇,却跳出敬畏,提“裁昆仑”“同凉热”的理想,藏改造世界、追求大同的博大胸怀。
感悟:格局越大,越不被“雄伟”束缚——心怀“太平”,才能有“倚天抽剑”的气魄。
9. 《清平乐·六盘山》(1935年10月)
天高云淡,望断南飞雁。不到长城非好汉,屈指行程二万。
六盘山上高峰,红旗漫卷西风。今日长缨在手,何时缚住苍龙?
解读:翻越六盘山近长征胜利,“不到长城非好汉”立誓,“长缨在手”显自信,是对革命胜利的展望。
感悟:“非好汉”的较真,是对目标的执着——方向对,再远的“二万”也终会抵达。
三、抗战烽火:家国担当,初心如磐
10. 《沁园春·雪》(1936年2月)
北国风光,千里冰封,万里雪飘。望长城内外,惟余莽莽;大河上下,顿失滔滔。山舞银蛇,原驰蜡象,欲与天公试比高。须晴日,看红装素裹,分外妖娆。
江山如此多娇,引无数英雄竞折腰。惜秦皇汉武,略输文采;唐宗宋祖,稍逊风骚。一代天骄,成吉思汗,只识弯弓射大雕。俱往矣,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。
解读:评历史英雄,赞祖国山河,终以“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”收尾,肯定当代革命者的历史担当,是超越时代的自信宣言。
感悟:“今朝”的价值,在于相信当下的我们——每个时代的“风流人物”,都是敢担使命的普通人。
11. 《七律·祭黄帝陵》(1937年4月)
赫赫始祖,吾华肇造。胄衍祀绵,岳峨河浩。聪明睿知,光被遐荒。建此伟业,雄立东方。
世变沧桑,中更蹉跌。越数千年,强邻蔑德。琉台不守,三韩为墟。辽海燕冀,汉奸何多!以地事敌,敌欲岂足?人执笞绳,我为奴辱。
懿维我祖,命世之英。涿鹿奋战,区宇以宁。岂其苗裔,不武如斯?泱泱大国,让其沦胥?
东等不才,剑屦俱奋。万里崎岖,为国效命。频年苦斗,备历险夷。匈奴未灭,何以家为?
各党各界,团结坚固。不论军民,不分贫富。民族阵线,救国良方。四万万众,坚决抵抗。
民主共和,改革内政。亿兆一心,战则必胜。还我河山,卫我国权。此物此志,永矢勿谖。经武整军,昭告列祖。实鉴临之,皇天后土。尚飨。
解读:抗战爆发前祭黄帝陵,追溯始祖伟业,痛斥日寇与汉奸,号召“团结抵抗”,是凝聚民族力量的动员令。
感悟:民族的凝聚力,藏在“还我河山”的共同信念里——危难时,“记得来路”才能找到出路。
12. 《七律·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》(1949年4月)
钟山风雨起苍黄,百万雄师过大江。虎踞龙盘今胜昔,天翻地覆慨而慷。
宜将剩勇追穷寇,不可沽名学霸王。天若有情天亦老,人间正道是沧桑。
解读:解放军占领南京,“百万雄师”写战役壮阔,“追穷寇”显革命彻底性,“正道沧桑”道尽历史规律——正义终胜邪恶。
感悟:做事要善始善终,“穷寇莫追”的犹豫,只会让胜利功亏一篑。
13. 《七律·和柳亚子先生》(1949年4月29日)
饮茶粤海未能忘,索句渝州叶正黄。三十一年还旧国,落花时节读华章。
牢骚太盛防肠断,风物长宜放眼量。莫道昆明池水浅,观鱼胜过富春江。
解读:劝柳亚子勿困于个人得失,“放眼量”是人生智慧——不必纠结眼前,长远看自有风景。
感悟:心宽了,眼前的“浅池”也能变成“观鱼”的乐园,格局决定心境。
14. 《浪淘沙·北戴河》(1954年夏)
大雨落幽燕,白浪滔天,秦皇岛外打鱼船。一片汪洋都不见,知向谁边?
往事越千年,魏武挥鞭,东临碣石有遗篇。萧瑟秋风今又是,换了人间。
解读:游北戴河忆曹操“东临碣石”,以“换了人间”点题——昔日封建征战,已成今日人民当家的新社会,显时代巨变。
感悟:“换了人间”的背后,是无数人的奋斗——每个时代的“新”,都是对“旧”的超越。
四、建设岁月:展望未来,豪情满怀
15. 《水调歌头·游泳》(1956年6月)
才饮长沙水,又食武昌鱼。万里长江横渡,极目楚天舒。
不管风吹浪打,胜似闲庭信步,今日得宽馀。子在川上曰:逝者如斯夫!
风樯动,龟蛇静,起宏图。一桥飞架南北,天堑变通途。更立西江石壁,截断巫山云雨,高峡出平湖。神女应无恙,当惊世界殊。
解读:畅游长江显从容,“一桥飞架”“高峡平湖”绘建设蓝图,是对国家发展的信心。
感悟:“闲庭信步”的底气,来自对目标的笃定——哪怕“风吹浪打”,也能稳步向前。
16. 《蝶恋花·答李淑一》(1957年5月11日)
我失骄杨君失柳,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。问讯吴刚何所有,吴刚捧出桂花酒。
寂寞嫦娥舒广袖,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。忽报人间曾伏虎,泪飞顿作倾盆雨。
解读:缅怀杨开慧、柳直荀烈士,以浪漫笔触写“忠魂”见“人间伏虎”(革命胜利)落泪,是对烈士的告慰。
感悟:所有牺牲都不会白费——今日的安稳,正是对忠魂最好的纪念。
17. 《七律二首·送瘟神》(1958年7月1日)
(其一)绿水青山枉自多,华佗无奈小虫何!千村薜荔人遗矢,万户萧疏鬼唱歌。坐地日行八万里,巡天遥看一千河。牛郎欲问瘟神事,一样悲欢逐逝波。
(其二)春风杨柳万千条,六亿神州尽舜尧。红雨随心翻作浪,青山着意化为桥。天连五岭银锄落,地动三河铁臂摇。借问瘟神欲何往,纸船明烛照天烧。
解读:记血吸虫病防治胜利,“千村萧疏”变“六亿舜尧”,赞人民力量,是对建设成果的礼赞。
感悟:团结的力量能胜“瘟神”——只要人心齐,再大的难题也能攻克。
18. 《卜算子·咏梅》(1961年12月)
风雨送春归,飞雪迎春到。已是悬崖百丈冰,犹有花枝俏。
俏也不争春,只把春来报。待到山花烂漫时,她在丛中笑。
解读:以梅喻共产党人,“悬崖俏”显坚韧,“不争春”显谦逊,“丛中笑”显无私,是困境中的精神写照。
感悟:真正的强大,是“俏”而不傲、“报春”而不争——默默付出,终会在“烂漫”时收获认可。
19. 《七律·冬云》(1962年12月26日)
雪压冬云白絮飞,万花纷谢一时稀。高天滚滚寒流急,大地微微暖气吹。
独有英雄驱虎豹,更无豪杰怕熊罴。梅花欢喜漫天雪,冻死苍蝇未足奇。
解读:寒冬见“寒流急”却察“暖气吹”,赞“英雄驱虎豹”的勇气,讽“苍蝇”的渺小,显斗争精神。
感悟:“寒流”再急,也挡不住“暖气”萌发——只要敢斗争,就能迎来春天。
20. 《满江红·和郭沫若同志》(1963年1月9日)
小小寰球,有几个苍蝇碰壁。嗡嗡叫,几声凄厉,几声抽泣。蚂蚁缘槐夸大国,蚍蜉撼树谈何易。正西风落叶下长安,飞鸣镝。
多少事,从来急;天地转,光阴迫。一万年太久,只争朝夕。四海翻腾云水怒,五洲震荡风雷激。要扫除一切害人虫,全无敌。
解读:批驳反华势力,“只争朝夕”显紧迫感,“扫除害人虫”显决心,是对正义事业的坚守。
感悟:时间不等人,“一万年太久”——想做的事,就要“只争朝夕”去拼。
21. 《七律·吊罗荣桓同志》(1963年12月)
记得当年草上飞,红军队里每相违。长征不是难堪日,战锦方为大问题。
斥鷃每闻欺大鸟,昆鸡长笑老鹰非。君今不幸离人世,国有疑难可问谁?
解读:缅怀罗荣桓元帅,忆革命岁月,赞其“战锦”的谋略,叹“国有疑难”的惋惜,是对战友的深情。
感悟:真正的战友,是危难时能“问”的人——珍惜身边志同道合的伙伴。
22. 《贺新郎·读史》(1964年春)
人猿相揖别。只几个石头磨过,小儿时节。铜铁炉中翻火焰,为问何时猜得?不过几千寒热。人世难逢开口笑,上疆场彼此弯弓月。流遍了,郊原血。
一篇读罢头飞雪,但记得斑斑点点,几行陈迹。五帝三皇神圣事,骗了无涯过客。有多少风流人物?盗跖庄蹻流誉后,更陈王奋起挥黄钺。歌未竟,东方白。
解读:读史抒怀,从“人猿揖别”到“陈王挥钺”,评历史真伪,赞反抗精神,以“东方白”显对未来的信心。
感悟:读史不是记“陈迹”,是从过往中找“奋起”的力量——历史的光芒,永远在“向前”的方向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配资平台股票配资,炒股十倍杠杆软件,炒股配资学习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股票配资推荐网希望双方持续拓展合作空间
- 下一篇:没有了